3月3日下午,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主创人员代表邓超来到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菁菁堂,与师生分享交流创作体会。
观影结束后,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讲席教授、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国际裁判长孙麒麟以及《中国乒乓》龚枫原型、体育系副教授、原中国乒乓球队主力队员丁松也来到了现场,结合自身经历与主创和同学们分享了对影片的感悟。
“我已经历了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当年丁松也是这个队里的成员之一。我是亲眼看到中国的乒乓球是如何打翻身仗,如何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所以看到这个影片特别感动”。观影结束后,孙麒麟教授在现场分享到。
孙麒麟老师是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体育科研所所长。中国乒乓球协会裁判委员会副主任,乒乓球著名国际裁判长。曾多次担任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全运会等国际大赛的赛事总裁判长。如今,已是孙麒麟教授在交大执教的第50个年头,也是国球梦伴随他的第66年,他见证了上海交通大学高水平乒乓球队从萌芽、发展、茁壮成长到成熟。
作为国球,乒乓球与上海交通大学渊源颇深,解放前20年代上海交通大学乒乓球队成立,成立后不久就成为上海一流的乒乓球队,培养出李富荣、徐寅生等国家队选手。1987年,国家教委颁发《关于部分普通高等学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先后在各省市设立和部署一定数量的传统(含重点)体育项目学校,经国家教委批准上海交通大学为“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学校”,篮球、乒乓球、游泳、田径四个队被列为高水平运动队。
1985年底上海交通大学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尝试“体教结合”的培养理念,一大批优秀运动员刘国梁、秦志戬、施之皓、曹燕华、倪夏莲、丁松、李菊、刘国正、王励勤、马龙、许昕、樊振东、孙颖莎、王曼昱、于子洋等世界冠军、奥运冠军,姜华珺、彭陆洋、陈晴等亚洲冠军、亚运会冠军,尚坤、周恺、赵子豪、高欣、孔令轩等世界大运会冠军等,均曾就读上海交通大学。从80年代到现在,上海交通大学这个乒乓“摇篮”已培养了15位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
自1992年起,校乒乓球队先后代表中国大学生乒乓球队参加在法国、澳大利亚、保加利亚、波兰、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泰国、中国、俄罗斯、韩国、中国台湾、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的第9至第15届世界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第24至30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乒乓球比赛,累计荣获40余项世界冠军。参加亚洲大学生乒乓球比赛、泛波罗的海运动会乒乓球比赛等,均获优异成绩。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与日本明治大学、波兰佛罗茨瓦夫经济学院等建立互访机制,在推动乒乓球运动普及与推广、提升乒乓球训练、管理国际化水平方面,不断探索新的前进方向。
2005年,第9届国际乒联科学大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隆重开幕。2016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乒乓球国际交流中心与澳大利亚乒乓球协会签订合作交流协议,搭建乒乓球交流和训练活动的新桥梁。
近年来,随着体育和教育教融合的深化,越来越多的体育冠军和热爱体育的师生,在交大感受到体育与教育紧密结合的魅力。
摄影:王艺蒙
文稿:陈欣雨
图片:上海交通大学(ID:love_SJ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