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5日结束的“东丽杯”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上,上海交通大学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荣获2010年东丽杯上海国际马拉松赛高校团体一等奖,这已经是交大连续五年获得此殊荣。作为有着15年历史的上海国际马拉松,首次采用的“东西联动”马拉松黄金赛道成为今年“东丽杯”大赛的一大亮点,共有300多名交大跑步爱好者与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的2.2万余选手一起参与了这一体育盛事。42.195公里,是马拉松的一个轮回,也是所有交大选手难忘的一段经历。
交大“跑虫”跑出精彩
清晨7时半,发令枪响,2.2余名运动员在城市繁华的大街小巷如潮涌动。为了这一天,很多交大“跑虫”做了不少精心的准备。第一个冲过终点的交大人是博士生选手徐占成,尽管一身疲惫,但他的语气依旧洋溢着兴奋:“这一年的努力,才是属于我们的精彩。至于结果,谁还在意。更重要的是,我知道,我们还会在一起,还会一直跑下去。”
其实,早在今年九月,交大跑虫俱乐部就已开始着手筹划2010年上海马拉松赛的报名、训练、包车和宣传等,为交大跑步爱好者提供“绿色通道”。 成立于2008年4月的跑虫俱乐部是是由一群跑步爱好者为推崇健康跑步而建立的运动社团,曾多次组织学子参加上海马拉松、扬州马拉松、12﹒9长跑比赛等赛事,可谓“经验丰富”。
挑战“不可能”
对于更多的交大跑虫俱乐部成员来说,12月5日成了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很多“跑虫”是第一次“征战”马拉松,他们直言参加“东丽杯”是一次“梦想的征程”。
携手穿过终点线,时间定格在5:51:51——这个并不出彩的成绩却会让梁琦惟和伍梅银铭记一辈子。“以前看起来不可能挑战的距离就在脚下一步又一步地完成,这种感觉很奇妙,”梁琦惟笑着说,“很多时候,我们不去挑战自己,就不知道自己会走多远。”而伍梅银更是坦言自己很享受比赛的过程:“年轻的时候就是要多挑战自己,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和期望。”
年轻人爱挑战,“老将们”也“不甘落后”。王老师是“资深跑虫”,更是‘东丽杯’的常客,今年跑下来成绩还不错,笑言自己“老当益壮”。老教师、老校友们在交大的跑虫队伍中还有很多,这群“铁杆子”马拉松选手把报名参赛当成一种追求健康生活的积极方式。
志愿者助跑很“给力”
4点起床,5点安排交大选手上车,6:30点到达33Km补给站做准备,13点撤离补给站赶到终点处跟大家会合……比赛当天,小小小大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他们是跑虫俱乐部的成员,也是长跑爱好者,然而以志愿者身份“参赛”的他们依旧没少为“跑虫”们奔忙。
除了872名交大学子参加了东丽杯官方的志愿服务外,很多跑虫俱乐部和自行车协会的成员们也来到赛场边自发地为交大选手们服务,张宁波同学正是其中的一位。今年的“东丽杯”第一次与世博园亲密接触,而设在中国馆附近的交大补给站也很“引人注目”。“把补给站设在这儿,就是想为选手们留下更多精彩瞬间。”拿着相机的志愿者“忙里偷闲”地告诉我们。另一个交大补给站设在33Km公里处,志愿者们从大清早一连忙碌到下午。此起彼伏的“交大加油” 声遍及整个赛道,让“跑虫”们的心里“很受用”,让选手直呼交大志愿者真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