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继2011年上半年推出“身边的感动”系列报道受到广泛好评后,从2011年10月起,我们推出了新栏目“学者笔谈”。本栏目将陆续推出一批我校有影响的学者,重点展示他们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观点和见解、思路和做法及理论和实践,旨在弘扬科学精神,激荡人文情怀,回归学术本位,浓郁学术气象,全面提升交大学术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 大学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
■ 交通大学在过去一百多年校园体育实践过程中形成了深厚的校园体育文化传统。进入新时期,我们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继承发扬交通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传统,构建交通大学特色校园体育文化。
■ 校园体育精神是是校园体育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是师生追求的核心内容。
■ 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是建设校园体育文化,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承载着重要的文化育人功能。
大学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的软实力,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大学存在价值的体现。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则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文化的重要表现,是大学文化不可或缺的内容。当你谈论某大学的学校文化时,不可避免要谈及它的校园体育文化。剑桥牛津赛艇比赛,美国大学疯狂三月,校园生活中各种体育活动都是大学文化的集中体现。交通大学在过去一百多年校园体育实践过程中形成了深厚的校园体育文化传统。进入新时期,我们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继承发扬交通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传统,构建交通大学特色校园体育文化。
百年交大体育文化
说到交大校园体育文化的历史,它和交大历史一样悠长。早在南洋公学时期,学校就聘请专门体育教师,将体育引入学生生活之中。清光绪廿四年(1898),交通大学举办首届全校运动会,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当时可谓是开历史之先河。活动吸引大批市民参观,场面蔚为壮观。因为人数太多,场地拥挤,有些市民甚至坐在乌篷船,从校边的河道里观看活动。当时的人们甚至根本不知道“运动会”三个字的确切含义,他们只是好奇地跟着交大师生一起为运动员加油助威。
提到交大校园体育文化,就不得不提唐文治校长。他不遗余力地倡导并支持交大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奠定了交大校园体育文化的基础。唐文治先生担任交大校长期间,提出并推行“崇德、尚实、重文、健身”等独特办学主张。他大力推动学校体育建设发展,学校成立各种体育社团,组织师生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举办各类体育比赛,组织参加各种校际比赛,高薪聘请专门体育教师教练,建立校园体育管理制度等。1900年,学校成立足球队。从此,交大校园里的“小老爷”“老老爷”们都盘起辫子,卷起长衫,在足球场上奔跑。这里不得不提交大与圣约翰之间的足球队渊源。1903年,交大足球队与圣约翰足球队进行第一次比赛,交大惨败。1904年,两队再次相遇,交大还是落败。两次失利之后,交大人开始思考失利之原因,并制定提高交大足球水平的计划,努力实践。再过几年,交大足球就已经可以战胜圣约翰了。在1914年开始1918年终止的六大学足球锦标赛中,交大四次夺冠。当时,圣约翰是教会学校,市民们都把交大当成自己的学校,两队比赛之时,市民观众都为交大加油鼓劲。交大的胜利似乎给市民们带去了无限的欢乐与鼓舞。1910年代,交大与圣约翰之间的足球比赛已然成为上海的一件盛事。铁道部为此还专门安排车辆接送。交大为了帮助某省受灾居民,也发售过比赛门票。交大校园浓厚的足球文化氛围影响了许多交大人,张煦学长回忆道:“……我自己虽然没有踢足球,但常常和其他同学一同观看。学校足球比赛,那时足球场看台坐满同学,我参加拉拉队,为校队加油、鼓劲。我们高唱啦啦歌,其歌词到现在我还记得:‘南洋,南洋,诸同学神采飞扬,把足球歌唱一曲,声音响……’”。交大足球队表现出来的交大的精神一直鼓舞着当时的交大师生,甚至是周围的居民。1912年,学校技击部成立,技击运动从此在交大蓬蓬勃勃开展起来。著名校友、新中国第一任中宣部长陆定一就是当时技击部成员之一。技击部的成立,是交大师生有感于当时国家羸弱,受人欺凌,而自发产生通过强身健体以图报效国家的举动。这一举动在社会上带来了广泛影响。孙中山先生至交大演讲之时,给予技击部诸多赞誉。1922年,技击部成立十周年之时,孙中山先生还为其纪念刊题词:“强国强种”,勉励交大学子锻造强健体魄,投身振兴中华之伟业。经过数十年发展建设,交大体育文化已经完全融入到交大师生的血液中。1920年代初期,交大校友出任交大校长之际,更是给予校园体育高度重视。当时积极筹建的三大建筑,就包括体育馆。受困于当时学校财政困难,为了建设新的体育馆,促进学校体育活动开展,学校向社会各界和各级校友开展募捐活动。“饮水思源”,交大校友一方面纷纷慷慨解囊,奉献自己力量,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努力向社会各界积极募捐。在校友、师生、社会各界支持下,1925年,崭新体育馆终于在徐汇校区落成。体育馆内游泳池、健身房、篮球场、室内跑道和看台一应俱全,在当时高校当中是绝无仅有的。如今,老体育馆已成为学校标志性的建筑。
进入1930年代,黎照寰先生担任校长期间,要求学生在校“注重知识的获得,身体的锻炼,道德的修养,充分准备一切,务使成为一个完全的人”,并提出“智德体”三育并重的方针:“凡学生须注重于智德体三育上之修养,盖学生于学识上须有充分之涵养,于体格上须练成健全之体魄,于道德上须有相当之训练,才识丰,体力雄,志行高,俱此三者,知能任重志远,为国效劳。”该时期,交大校友、之前校运动队成员申国权在国外游学之后,回到母校,担任体育馆主任。鉴于当时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校园体育活动状况,申国权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他指出“……就近年而论,我们的运动,是限于少数学生,而普遍的全体运动,是一年一年的怠懒下去了……于体育一方面。因为校里不提倡普及运动,又因为功课忙,所以亦一天一天怠懒下去……”,并拟定了普及运动计划,提出“晨操”“晚操”“体育测验”等措施手段。为丰富学校体育文化,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学校组织了体育测验、校内联赛、级际比赛、院级比赛、宿舍对抗赛、师生对抗赛、校际对抗赛,组织参加上海的体育联赛、学校间比赛,支持队员代表上海市乃至全国参加各项体育赛事。当时,学校报纸上每期都有体育赛事、体育锻炼知识等知识,同学们关于各种体育主题也展开广泛而热烈的讨论。曾经,学校师生还就是否实施普及运动进行过全校性的大讨论。学校形成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在交大举办的“工业及铁道展览会”期间,校园体育活动是其中的展示的重要部分,给参观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抗日期间,我校在西迁重庆和搬入租界时期,尽管条件有限,仍然创造机会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抗战胜利之后,我校迁回上海。交大人压抑了多年的体育热情,又重新释放了出来。搬回上海后不久,学校就重新成立了体育委员会,邀请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担任委员,组织重建学校体育文化。1947年4月29日,在校友与社会各界人士大力支持下,交通大学举行了复校后第一届全校春季运动会。大会由校长吴保丰任会长。参加选手一千余人,有23个比赛项目。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首届全国运动会上,交大夺得团体总分第二的好成绩。学校在加强学生体育教学的同时,专业运动队建设取得丰收成果。20世纪50-60年代篮球队跻身全国甲级队行列;80年代篮球队、乒乓球队、游泳队先后被列为国家高水平运动队,并在一系列国际国内比赛中获得骄人战绩;进入新世纪以来,在课程建设、群众体育、竞技运动、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全面发展,形成了“课内与课外互动、校内与校外结合”的一体化模式和“课程为核心,群体为基础,竞技为亮点,科研为动力”的立体式体系。这里必须提到交大体育系前任主任孙麒麟老师,孙老师在交大指教38年,为交大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繁荣做出了卓著贡献。孙老师是我国体育学科领域第一位国家级教学名师,荣获上海市育才奖、宝钢基金全国优秀教师特等奖、上海交大校长奖,是国内外著名乒乓球国际级裁判长,连年担任奥运会、世锦赛、全运会等一系列国际、国内最高级别赛事总裁判长、副总裁判长,荣获“中国乒乓球贡献奖”、“国际乒联贡献奖”。目前,学校里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鼓励学生个性化参与,鼓励学生个性化参与。“体总杯”、“希望杯”、“新生体育节”、“智力运动会”等赛事已成为全校学生关注并参与传统体育品牌赛事。2011年度共开展校园体育活动92项,700多个班级参赛。2011年“新生体育节”有489个班、96%的学生参赛。交大各类学生体育队于参与上海市阳光体育大赛已成为一种传统,从篮球、排球、乒乓球,到啦啦操、国际象棋等项目上始终有着不俗的表现。市运会上,我校中国象棋获得了良好的成绩。上海市排舞比赛、全国大学生桥牌公开组比赛和上海自行车联赛等赛事上,交大学子也屡获桂冠。参加上海市阳光体育大联赛获24项一等奖,跳踢毽比赛获“优秀赛区奖”,受到上海市政府表彰。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连续两年获“东丽杯”上海国际马拉松赛高校团体一等奖。第二届全国阳光乒乓球比赛获一等奖。2012年,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名校巅峰对决”——交大复旦文体对抗赛,在体育项目中发扬体育精神,取得不俗成绩。几百名学生参与到该项活动,学生们在活动过程中行为充分体现了我校的精神风貌。
继承发扬交大特色校园体育文化
回望过去,一百多年来交大校园体育文化实践充分体现了交大人身上“求真务实、努力拼搏、敢为人先、与日俱进”的精神品格,形成了具有交大自身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传统。当前,交大已进入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交大体育工作者应该在继承交大深厚校园体育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开拓创新,积极探索,进一步建设具有交大特色和精神气质的校园体育文化。
凝练交大体育精神,彰显“交大人”品格与气质。校园体育精神是是校园体育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是师生追求的核心内容。历史悠久的交大,拥有了太多太多的体育文化实践,为强国强种而组织技击,为交大荣誉而艰苦训练,为支援灾民而出售门票,为建设交大体育而慷慨解囊,为祖国受辱而退出竞技,等等等等,一代又一代交大人的精神与品格都深深的烙印其中。我们需要以自觉的态度,负责的精神,组织专家学者,组织师生校友,集思广益,深入挖掘交大的体育精神,高度凝练交大体育精神,形成交大人共同遵循的理想信念、价值准则、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为交大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
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基本理念。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无疑是为学校师生服务的,是为所有交大人服务的,是为国家社会服务的。交大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从一开始就是关注于师生,以师生为本。唐文治先生认为校园体育活动开展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而大力支持交大体育。我们在进一步构建交大特色校园体育文化过程中,需要把促进师生全面发展、满足师生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倾听师生的诉求,关注师生需要。
切实提高师生体质健康水平。80多年前,申国权主任曾鉴于当时学生体质状况问题,提出了“晨操”“晚操”“体育测验”等一系列措施,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构成了校园体育文化中的颇具交大特色的一页。今天,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变迁,交大师生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师生体质健康状况堪忧。当然,这也是一个全国性问题。交大培养的是第一等人才,领袖级人才,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应该采取措施提高交大人的体质健康水平,为国家社会贡献应有之力。为此,在原有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建立面向全校的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建立教职工体质健康监测系统;改进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增加体育课程中身体素质训练内容,提高课程评价中身体素质成绩所占比重;建立教职工体育培训课程;组织高水平运动员与体育教师进学院进课题组,帮助教职工开展体育锻炼;组建体质健康学生社团;组织编写出版“交通大学体质健康状况白皮书”等等。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是建设校园体育文化,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承载着重要的文化育人功能。我们要在现有校园体育活动基础之上,不断拓展校园体育活动内容形式,扩大校园体育活动影响,提高校园体育活动效果。支持学生社团开展风格各样的体育文化活动;与校工会、各院系合作,积极组织开展教职工业余体育文化活动,让教职工在工作之余释放压力、增进健康、享受快乐;以学校“文治讲坛”为平台,邀请体育界校友、专家学者开设相关讲座,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加大校际比赛宣传力度、丰富比赛现场活动,让校际比赛日成为师生校友的节日,丰富师生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爱校荣校意识。
创造团结友爱、互相尊重、和谐相处的良好体育人际环境。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提供一种了环境,其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互动。良好的体育人际环境可以帮助师生学会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切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同为交大目标实现而努力。我们要在各种校园体育活动中强调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正面宣传引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要组织高水平运动员帮助普通学生提高体育运动水平活动,组织体育活动的志愿服务工作,组织各种体育比赛的助威加油活动,组织不同体育社团间交流互动,组织高水平运动员与教职工之间的互动活动,组织师生之间的互动活动,创造团结友爱、互相尊重、和谐相处的良好人际环境,为交大建设提供润滑作用。
忆过往,一个个交大校园体育人物依然鲜活,一幕幕交大校园体育场景依然生动,一代又一代交大人为交大特色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作为晚辈,感觉责任重大,只有不断努力,辛勤工作,与交大师生一道努力,将交大特色校园体育文化继承好,发扬好,建设好。
学者小传
毛丽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主任,体育科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上海交通大学体质健康监测中心主任。现任教育部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公体组委员,教育部直属工科院校体育学科组理事,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咨询专家,上海大学生体育协会科研委员会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体质健康评价、运动适应与机能评定。1991年大学毕业起至今在高校任教,一直从事运动生物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长期以来能够紧密结合国家发展规划,依托上海市学生健康促进工程的发展需求,发挥交大综合性大学学科合作的基础和优势,开展一些具有前瞻性的科学研究,主持、完成教育部、科技部、国家体育总局等国家、省部级课题项目近12项,其中,完成“十五”、 “十一五”多项教育规划课题的研究,从“校企体三结合”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研究为我国高校参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探索出一条新路。受国家体育总局委托承担科技部“十一五”、“十二五”科技部支撑项目,在运动机能监测与评定、运动营养补充、运动与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走在最前沿。参与编写教材3本,发表学术论文25余篇。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同行专家公认,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对上海乃至全国的体育学科发展具有示范作用。
2002年国家优秀教材奖(参编),2004年国家精品课程、2008年教学成果奖主要负责人之一。2004年、2007年分获第七届、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二等奖、一等奖。2008年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2012年获上海市教卫党委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