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白描:徐莉佳安泰经管学院 2006级本科生
9月9日,上海交通大学新体育场,徐莉佳为万名交大新生演讲,自信地传递自己身上的“正能量”。膝盖肿瘤、反复腰伤、掌骨骨折,徐莉佳被伤病磨砺,但自踏上帆船,便一路追梦无悔,在伦敦奥运会赛场黑马夺冠,摘得中国帆船史上首枚奥运金牌。这个在赛场泼辣果断的帆船“女将”,走进校园就像最普通的大学生,学习、训练“两头兼顾”,“我要把坚持不懈的体育精神用在学习上!”
伤病袭扰,我自乘风破浪
演讲台上,徐莉佳将自身经历款款叙述,显得自信从容,“我在运动生涯的前期,饱受伤病困扰。”虽然每个运动员都难免遇到伤病,但徐莉佳显得格外“磨难重重”。雅典奥运会前,徐莉佳膝关节长了肿瘤,若不切除可能转化为恶性,她无奈之下放弃奥运会;之后腰椎间盘突出和腰肌劳损让她不得仔细调养,一度离开训练场。
除了伤病,徐莉佳一只耳朵听力很差,左眼视物模糊,小时候因为探出头去仔细倾听教练说话,被认为比一般小孩更“认真”,受到教练的格外关注。
艰难走过伤病,她最终苦尽甘来,在赛场上证明自己。时过境迁,徐莉佳记得的是在大手术后调养的几天,躺在床上不能训练,她对于大海和帆船的“疯狂”想念。“那时候觉得,失去了才知道是多么的爱这项运动。”
而视力和听力不足的天生缺陷,她选择用更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听力不好,她可以滤去“杂音”,专心训练和学习;近处看不清,她说自己是“远视眼”,比对手先找到对方的标志。
“每一次挫折和困难背后都是一种磨练,让我更加茁壮成长。”徐莉佳说。
因为热爱,心无旁骛逐梦
“从‘小池子’进入无边无际的大海,我一下子爱上了这项运动。”徐莉佳4岁开始练游泳,10岁时第一次尝试帆船就被吸引,犹豫之后做出人生重大决定,跟着兴趣走,改练帆船项目。
训练不可能永远遇到碧海蓝天,“玩帆船”并不轻松,徐莉佳在曾在海上遇险,与死亡近距离接触。98年在福建训练,徐莉佳的船遇到暴风雨,两三层楼高的大浪先把教练的船打翻了。那是她第一次遇到如此凶险的海况,和队友们齐心协力挣扎回到码头。“就这样保了一条命”。
帆船给她带来的还有黝黑的肤色,即使涂上厚厚的防晒霜也挡不住直射下来的阳光。每次比赛下海没有五六个小时无法上岸,在海上精神高度集中,拼尽全力,“哪怕上岸就地倒下也是满心欢喜”。一天过后,躺在床上累得全身发抖,支撑徐莉佳的就是对帆船的热爱。
大海就是她表现自我的大舞台,她在海上与世界顶级高手同场“切磋”,凭借对航向的出色判断力,扎实积累实力,一步步走上最高荣誉台。帆船对于徐莉佳是事业,更是一生的爱好,她梦想驾着小船环游世界。即使不比赛,也要和家人乘帆船出游,亲近海洋。
走进校园,汲取知识助力梦想
“学无止境,汲取前人的经验才能少走弯路。”2009年,徐莉佳在交大当起全日制大学生,享受两年珍贵的大学生活,上课、自习、做作业,下午四五点到健身房保持体能,日程表依旧安排得很满。
训练占据她大部分时间,徐莉佳的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曾经也只能在训练间歇期回校园上课,或者用网络平台远程学习,徐莉佳的大学课程也断断续续。她说:“06年入学,有人可能会问我怎么还没毕业,我觉得这没什么。”她想扎扎实实学好每门课程,修够要求的学分。
徐莉佳觉得自己是“体教结合”模式的受益者,许多运动员专注体育项目往往忽视其他素质的提升,而到退役时才仓促“充电”,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不利。在学习上,她对自己严格要求,即使训练时每天也要挤出两小时学习。她的英文地道流利,成绩达到九十分以上,让采访她的国外记者大为叹服。
两年的管理专业学习给她带来了意外收获,她学会了与教练“双向沟通”。这还要得益于一门“管理沟通”课程,“从前和教练的沟通是单向的,教练说什么我们就听什么。后来我开始把自己的感受及时对教练表达出来,一起制定训练计划,对训练有极大帮助。”离开校园“复出”集训仅仅一年半,徐莉佳成绩突飞猛进,在奥运赛场中斩获金牌,她认为在交大的学习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对体育之路大有助益。
“我们作为年轻人,首先应做到的是不断地激励自己。只有激励自己,才能鼓舞他人。”顽强拼搏,扬帆追梦,虽无意被称为“女姚明”,她的故事也已经激励交大人,也激励一代年轻人。未来,徐莉佳将在帆船事业中专注前行,为国家的荣誉和个人梦想而奋斗。